【學童自殺】衞生署:4.1%學生計劃或試圖自殺 中學生高危

社會

發布時間: 2024/01/03 15:04

最後更新: 2024/01/05 15:27

分享:

分享:

衛生署表示,4.1%中學生計劃及試圖自殺。(資料圖片)

2022-2023學年,共有23,3000名小學生及97 000名中學生到學生健康服務中心接受周年健康檢查。衞生署今日(3日)公布轄下學生健康服務於2022-23學年提供周年健康檢查服務的主要檢查結果,當中發現過往十二個月內有計劃自殺或曾試圖自殺的學生整體比率分別為2.8%及1.3%;當中中學生的比率較高,分別為3.7%及1.6%。署方表示,因心理及行為問題而需要轉介到健康評估中心、專科診所或其他機構的學生比率由2018-2019學年的1.1%上升至2022-2023學年的1.8%。

最新影片推介:

署方表示,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及健康評估中心的醫護人員包括醫生、護士、臨床心理學家等已加強留意學生的情緒及心理健康需要,並會為學生提供個別輔導及建議。在2022-2023學年,學生健康服務轄下的青少年健康服務計劃團隊亦到訪了279間中學,以外展活動方式促進學生的身心社交及精神健康,協助學生建立基本生活技巧及抗壓能力。此外,政府已設立「情緒通」18111精神健康支援熱線,每日二十四小時一站式支援受情緒困擾的人士,為他們提供即時的精神健康支援及轉介服務。政府亦已推出學校為本三層應急機制,及早識別和支援有高風險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適時的協助及尋求專業的輔導或治療服務。

中心亦表示,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的視力近年有所下降。需要配戴矯視工具的小一學生的比率由2015-2016學年至2019-2020學年均維持平穩在11%,但於2020-2021學年上升至15%,並一直維持至2022-2023學年。中小學生需轉介至學生健康服務的視光師作進一步視力評估(包括未能通過視力測試)的整體比率,亦由2018-2019學年的9.4%升至2020-2021學年的16.7%,然後於2022-2023學年輕微回落至13%。

至於小學生及中學生超重(包括肥胖)的檢測率於2022-2023學年持續高企。在新冠疫情前,兩組學生於2018-2019學年的檢測率分別為17.4%及19.9%,於2021-2022學年分別上升至20.6%及22.1%,其後於2022-2023學年分別輕微回落至19.5%及20.5%。新冠疫情期間,學校停課、網上授課、戶外體能活動減少,以及使用屏幕時間增多,均增加了學生超重/肥胖和視力下降的風險。

署方表示,為防止幼童或青少年肥胖演變成終生健康風險,學生健康服務鼓勵學生培養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每天應合共做不少於一小時中等至劇烈程度的體能活動,並保持均衡飲食。至於需要在體重管理方面得到更多支援的學生,學生健康服務中心會轉介他們至健康評估中心的營養師,為他們提供個人飲食建議。

精神科專科醫生曾繁光表示,數字是否反映實況需視乎調查的詢問方法,但整體上學童希望自殺的情況值得擔憂。他表示,有外國研究顯示有7成自殺者,本身已有精神科的問題,衛生署提到的建議方法,例如透過外展服務增加抗疫能力、精神健康熱線等,效用甚微。他指,需要確保曾表達自殺意願的學童,可以容易、迅速獲得治療服務,並避免被標籤。另外,部分未有反映自殺意願的個案,即使子女希望求診、但家人不欲子女求醫,認為需要加強公眾教育。

至於跨政府部門於12月推出的三層應急機制,即將於本月結束。曾繁光指,目前當局只是曾透露,有10多名校長作轉介,認為應交代更多機制的細節及作用。他表示,這類應急機制始終涉及現實的資源問題,包括人手。他認為,當局應於計劃始束後,檢討那些措施具功用,以納入恆常的計劃。他續指,透過一兩個社工識別高危的學生,難以識別高危的個案,如何能獲悉學童及精神問題,始終需要教師及家長作出觀察。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認為,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和心理負擔,已經刻不容緩。現時中小學各科課程內容過多,師生在有限課時不斷追趕,致課業壓力有增無減。學習不應該「重量不重質」,當局應帶頭「減負」,促使課程內容精簡,達到有效學習,而非「一味靠多」。

朱國強表示,「贏在起跑線」的家長心態,是導致學生「累在起跑線」的成因。過分重視比較及競爭的教育制度,只會摧毀學生的身心狀態及學習動機。朱國強呼籲家長顧及子女感受與承受能力,以正面積極的角度,看待他們的學習與成長問題,多給鼓勵與肯定,亦不應只以分數,論定孩子的成就。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責任編輯:陳展棋